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推薦新聞Info
-
> 基于表面張力等分析油酸鈉體系下磁化處理對赤鐵礦和石英浮選分離效果的影響
> 浮選藥劑的性能、組合用藥機理及協同效應的影響因素(二)
> 浮選藥劑的性能、組合用藥機理及協同效應的影響因素(一)
> 不同質量濃度、pH、鹽度對三七根提取物水溶液表面張力的影響(三)
> 不同質量濃度、pH、鹽度對三七根提取物水溶液表面張力的影響(二)
> 不同質量濃度、pH、鹽度對三七根提取物水溶液表面張力的影響(一)
> 氟硅表面活性劑(FSS)水溶液表面張力、發泡力、乳化力測定(三)
> 氟硅表面活性劑(FSS)水溶液表面張力、發泡力、乳化力測定(二)
> 氟硅表面活性劑(FSS)水溶液表面張力、發泡力、乳化力測定(一)
> 不同配方的水性氟丙樹脂涂料涂膜合成、性能指標
氟碳表面活性劑種類、類型、特點及表面張力測定結果
來源:應用化工 瀏覽 252 次 發布時間:2025-01-10
氟碳表面活性劑的疏水、疏油性與氟碳鏈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原因體現于:碳-氟(C—F)鍵能高;在全氟烷烴中,直碳鏈的環周會被半徑較小的氟原子所包圍,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碳-碳(C—C)鍵;C—F鍵具有強極性,從而使氟原子布滿負電荷,從而形成保護層,使負電親核試劑不易對碳原子造成干擾,從而對C—C鏈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屏蔽作用。這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氟碳表面活性劑具備了高表面活性、化學惰性和耐高溫等特性。
目前氟碳表面活性劑作為滅火劑的核心組分受到國內外的一致重視,它能使AFFF和FP在燃液面上迅速鋪開,構造泡沫膜,從而隔絕空氣,達到徹底滅火的效果。其中AFFF已經替代傳統滅火劑應用于油類火災中,滅火速度是傳統應用方法的4倍,這是由于泡沫可以通過析出水或破裂后生成的水,在燃液表面形成一種阻礙其揮發的水膜,從而隔絕滅火,此外它對殘余火苗具有良好的自封作用,滅火更為徹底。FP的原理在于,較薄的泡沫層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表面上快速覆蓋,結構牢固,不易被破壞;具有令破損泡沫快速地重新形成的作用,最終達到隔絕滅火的目的。若與普通滅火劑聯用,滅火效果會更好,應用非常廣泛。
氟碳表面活性劑種類及表面張力測定結果
陰離子型
陰-氟碳型化合物,其復配對象多為磺酸鹽類碳氫化合物,是由于磺酸鹽價格便宜,產物良多,將其與氟碳鏈進行配合可以得到更多的復配產品。
李楊等合成了一種短碳鏈全氟丁基磺酰氟碳表面活性劑,與磺酸鹽碳氫化合物復配。實驗結果顯示,表面張力低至17.05 mN/m,鋪展性能與發泡性良好,析液時間較長,應用于AFFF中可降低使用成本。
沙敏以D2為原料合成含CF3CF2CF2C(CF3)2—基團的羧酸鉀鹽陰-氟表面活性劑。與APG0810(碳氫化合物)形成復配體系后,大大降低了油/水界面張力,將該體系應用于AFFF中,cmc值為1.0×10-4mol/L,采用環己烷作為實驗物質,該體系可在其表面快速鋪展,大面積展開時間<0.5 s,最低表面張力為19.333 mN/m,燃燒時間達3 min。這些性能說明了該復配體系具備高效抑制和撲滅液體類火災的能力。
徐于嬌制備了性能優異且滿足環境要求的可替代PFOA的原料物質,全氟己基乙酸鹽和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鈉。通過性能測試,兩者分別對水的表面張力降低至13.2 mN/m和14.9 mN/m,起泡性和穩泡性良好。全氟己基乙酸鹽是將全氟辛酸中的一個CF2替換成H2,實驗顯示各項性能優于PFOA。氟-4-甲基-6-乙烯基-3,6-二氧丁基磺酸鈉可以與其他含氟或非氟化合物復配使用,且對環境無害。建議可以將此合成物質的雙鍵結構與各類乙烯單體等進行聚合,并進行性能研究。
陽離子型
陽-氟碳型化合物似乎受酸堿環境的影響較小,與其他碳氫化合物形成復配體系后所表現出來的應用性能良好。陽-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常見種類是季銨鹽類,這是因為它具有無毒環保、合成方便、綜合成本低和性價比高等諸多優點。
劉在美等以六氟丙烯二聚體為主要物質,制得溴化[N,N-二甲基-N-乙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季銨鹽類陽-氟碳型滅火類應用化合物。實驗顯示,表面張力為24.5 mN/m(20℃,吊環法),cmc值為2.04×10-3mol/L,水溶性良好。
李征輝將自制的季銨鹽類氟碳表面活性物質與辛烷磺酸鈉-APG0810碳氫化合物復配,實驗測得該體系的cmc值為9.2×10-4mol/L,表面張力為20.1 mN/m。在環乙烷上鋪展迅速,完全滅火時長57 s,抗燃燒時間為13 min 23 s。該體系的cmc值大大降低,減少了配制用量,從而降低了滅火劑的配制成本。建議在季銨鹽型陽離子研究以外,增加對胺鹽型陽離子化合物應用于滅火劑中的研究。
非離子型
非離子-氟碳型化合物具有較好的活性和相容性,但不足之處在于其化學特性相對較差,在應用條件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21]。非離子-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典型結構為CF3(CF2)nCH2O(CH2CH2O)mH、CF3CHFCF2CH2O[CH(CH3)CH2O](CH2CH2O)nH。
錢小華研究了消防用劑YM-316與8種不同的碳氫化合物復配后的性能。結果表明,烷基糖苷(APG0810)與酚醚羧酸鈉鹽(APEC-10Na)對其起泡能力和泡沫的穩定均有顯著改善作用。三元復配體系中起泡高度為298 mm,滅火時間為15.1 s,25%析液時間為397 s,抗燒時間為6.53 min。該三元體系起泡性強,應用時可快速達到鋪展狀態,滅火效果良好。
Debbabi等研發了一種高度氟化的磺胺類氟碳表面活性物質,(F(CF2)p-(CH2)n-O-SO2NH2)。對其研究發現,cmc值在0.73×10-4~8.37×10-4范圍內,表面張力在15.7~27.4 N/m范圍內。由實驗知,這種高度氟化類型的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表面張力,并且本身無毒,對環境污染小。
兩性離子型
兩性-氟碳型化合物在酸性環境中,體現為正-親水基團活性,在堿性環境中,體現為負-親水基團活性。它的結構與氨基酸和甜菜堿類似,分子內由于含有酸性和堿性基團使其易形成“內鹽”。堿性基團多含吡啶或季銨鹽陽離子,或是其他的含氮陽離子。酸性基團則是磺酸、羧酸或磷酸基。兩性-氟碳型化合物在酸堿環境中的體現見圖1。
圖1兩性型氟碳表面活性劑在酸堿環境中的體現
李遠翔等采用一種固相含量為27%的甜菜堿型兩性含氟化合物(C1157),與SDS和APG0814進行復配。性能測試結果顯示,與單一體系溶液相比,復配溶液的發泡能力明顯增強,起泡高度可達190 mm,泡沫半衰期達到102 min,鋪展時間為4.9 s,滅火時間為6.7 s。該體系具有優良的性能,其原因可能是陰離子SDS與C1157的正電荷相互吸引,降低了溶液中同性電荷間的排斥作用,同時疏水基碳氫鏈增加了溶液表層分子排列的緊密度,使表面活性劑增大,降低了起泡難度。
林超以全氟-2-甲基-2-戊烯為原料合成了氧化銨兩性-氟碳表面活性劑,該物質可有效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僅為19.93 mN/m,cmc值為1.73×10-2mol/L。與APG0810復配后,協同作用極好,在基本不改變表面張力的狀況下,氟碳表活性劑的用量可減少100倍。合成中選用了氧化銨作為親水基團,是由于它可以增強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分子剛性,進而提高其表面活性。原料中含有全氟甲基官能團,它可以使溶液的表面張力減小,從而使泡沫在面對熱量、燃液和化學干粉劑等破壞作用時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提高了滅火應用性能。該物質可以取代PFOA成為滅火劑的核心組分。
李莉等將兩性-氟碳型化合物(F1157)與非離子型碳氫化合物(XL-50、TMN-6、APG-0810)進行復配,界面張力分別為0.4,0.24,0.063 mN/m,復配協同作用良好,增效明顯。與甜菜堿型碳氫化合物(BS-8)復配時協同性進一步增強,當F1157與BS-8質量比為1∶5時,鋪展面積最高可達99 mm2,且表面張力比非離子復配體系更低,所以該物質應與BS-8復配進行使用。
端木亭亭等自制短鏈氨基酸類型的氟碳化合物,結構式為RfCONHCH2CH2N(CH2CH2COONa)2。將其與碳氫化合物復配,加入輔助添加劑和螯合劑,得到非PFOA新型高濃度AFFF原液。實驗顯示,穩定劑的加入增加了析液時間,抗燒時間可達到15 min,且滅火迅速,可以在6~8 s內將火熄滅。由于鋪展系數可以達到2.2,所以在油面上可以很快鋪展,應用于滅火工業效果良好。建議今后應多研究短鏈氨基酸類兩性-氟碳型化合物與助添加劑之間的關系,通過調節配比和用量,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含氟化合物的性能優勢。
表1氟碳表面活性劑類型及特性
通過將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進行優選和整理,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有四種類型:①短鏈陰-氟碳表面活性劑常以磺酸鹽和羧酸鹽為合成原料,這是由于兩者本身就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親水性,引入氟原子后可以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性能優勢;②短鏈陽-氟碳型化合物的制備原料多為全氟季銨鹽類,它可以不受pH值影響,且與其他碳氫化合物的復配協同性較好,非常具有工業應用的價值;③短鏈兩性-氟碳型化合物中,甜菜堿類型比常規碳氫化合物的活性更高,同時它的寬等電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pH適用范圍,且應用成本不高,生物降解性好,所以同樣具有很大商業開發價值;④短鏈非離子-氟碳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為非離子狀態,故穩定性高,不受pH值影響,可適應強酸堿性的環境,并且與碳氫化合物復配后的協調性良好。但當前所報道的非-氟碳表面活性劑多為長鏈結構,不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建議應加快短鏈結構研發和應用的研究步伐。各種離子類型氟碳表面活性劑及其特性見表1。